在贺州市八步区莲塘镇冲坪村的田间地头,村民提起罗艳婷的名字,无不竖起大拇指。作为当地一家农业科技企业的负责人,她同时身负“科技特派员”的使命,用发明专利破解香菇种植难题,带领村民走出了一条“科技+产业”的致富新路。
2009年,当时的罗艳婷还只是一名没有任何香菇种植经验的妇女,为了照顾家庭,她辞去外地工作,东拼西凑借了2万块钱,开始了她的香菇事业。
“由于缺乏技术和管理,当年,我种了8000棒,却坏了4000棒,成品率只有一半。没赚到钱反而倒贴了不少钱。”谈到创业之初,罗艳婷感慨道。原本信心十足的她,一下子跌入了谷底。
“本来都想放弃了,但是想着家里的老人、小孩需要照顾,必须咬着牙坚持下来!”罗艳婷说。
意识到闭门造车只会浪费时间和金钱,她开始外出学习、参观大户的种植基地,积极向农科所的专家请教。皇天不负有心人,2010年,她种植的香菇喜获丰收,纯收入达5万元。那些曾在寒夜里霉变的希望,终于化作菌盖上绽放的云霞。
尝到甜头的罗艳婷,并没有停下学习钻研的脚步。“当时种植香菇的技术比较落后,品种单一,成本比较大。”罗艳婷坦言。
为改变这一现状,M6米乐登录提高香菇品质、降本增收,2017年,她在引进的栽培食用菌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通过对成分分析及菌包配方的调整,为菇农节约成本10%-15%,生产成功率达95%以上,进一步降低了栽培成本、实现食用菌高产高质。
“技术还是要掌握在自己手上”罗艳婷坚定地说。为了让大家掌握栽培技术,开展技术创新,提高食用菌产业技术含量,她开始认线年以来,成功申报了《桑枝高效栽培榆黄蘑的方法》等2项发明专利及《一种食用菌种植装置》等5项实用新型专利,并通过战略布局引入6项核心发明专利,构建起完整的食用菌产业技术专利池。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开展了一系列食用菌新品种、M6米乐登录新技术、新材料、新栽培模式的试验示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通过大规模技术培训和现场技术指导传授给广大种植户,应用到生产中。
10多年来,罗艳婷先后引进、研究与推广了10多种食用菌,填补了八步区及周边市场菌产品供应的空白,丰富居民的“菜篮子”。据悉,现八步区食用菌的种植情况从原来的每户管理几千棒到现在的几万棒,种植空间也从简易小棚升级为标准化塑料大棚,每亩效益从2万元提升到5万元以上,是粮食作物的20倍,比蔬菜高出2倍左右,为菇农产业振兴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蛋糕要分着吃才香。”罗艳婷认为,一个产业的发展,在不超出市场需求的情况下,做得越大越好,大家都富了才算真的富。
为此,她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周围群众发展食用菌生产。在技术传授上有求必应、不保守,看到别人学会了技术,她由衷感到高兴。为使更多的人从事食用菌生产,走上致富道路,她每年都组织群众进行技术培训。十几年来,罗艳婷讲课培训农人3600人以上,免费发放技术资料8000份,培养了大批技术骨干。
目前,贺州市八步区食用菌种植基地建设有20个大棚和1个菌棒生产车间,培育菌棒达120万棒,香菇产值超200万元,产品直供贺州市农产品批发市场,辐射带动周边16户发展香菇种植业,每年为150多名妇女提供就业岗位。
从“门外汉”成为“土专家”,罗艳婷扎根乡土科技战线,已历经试验示范、技术攻关到成果推广三重跨越,也在科技助农实践中屡获殊荣:2017年获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认定为创业型科技特派员;2019年获贺州市“科技示范户”;连续3年荣获“自治区良好科技特派员”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