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至,万物生。在大足区宝兴镇月斧山家庭农场,小白菜、黄瓜、胡豆、萝卜秧等蔬菜陆续迎来成熟季,田间地头绿意盎然。与传统农场不同的是,田间除了劳作的农户,还有一群特殊的“帮手”。
走进月斧山农场的种植基地,800余亩菜地被分成整齐的区块,小白菜鲜嫩欲滴,豌豆荚鼓鼓囊囊地压弯枝头,菜农们背着背篓,在原生态的田间采收果实。当前农场正值春菜丰收期,除已成熟的小白菜、黄瓜、萝卜秧、黄瓜等,番茄、莴笋、芹菜等品种也将陆续上市。为了让城市居民第一时间尝到新鲜蔬菜,农场建立了“早晨采收、中午发货、下午到家”的12小时极速配送机制,日均配送量达数千斤。
“我们严格遵循自然生长周期,全农场20多种蔬菜一年四季都可以收获采摘。”大足区宝兴镇月斧山家庭农场负责人陈真勇介绍,为确保每个品种都在最佳口感期与消费者见面,农场通过冷链物流与社区配送网络,让城区居民当天就能尝到带着泥土香的新鲜蔬菜。
据了解,目前,M6米乐平台农场已认证11个“无公害”蔬菜品牌、3个绿色蔬菜品牌,通过会员制、网上商城等渠道,90%以上农产品实现网络销售,拥有固定会员170余家、购买人群2000余户,年产值达300余万元。农场原生态种植模式的成功,还得益于农场那群特殊的“员工”,在农场轮休的开阔草地上,20只体型硕大的澳洲鸵鸟正用脚趾翻动土壤,啄食田间杂草。
“鸵鸟以杂草、昆虫为食,不需要额外投喂,粪便还富含氮、磷、钾,是天然有机肥,经发酵后施放到菜地,能有效改良土壤结构;鸵鸟在田间活动时,双足踩踏可疏松板结的土地,减少人工除草成本,实现‘松土、施肥、除草’一体化生态循环。”陈真勇说。
这种“蔬菜+鸵鸟”的种养结合模式,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更让农田生态系统实现自我调节,成为宝兴镇践行绿色农业的生动注脚。
大足区宝兴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秦先彬表示,农场的“云端监控+极速配送+多元产品”模式,为全镇现代农业发展树立了标杆,下一步将推广鸵鸟生态种植经验,引导更多农户加入绿色农业行列。(曾蕊)
在重庆市丰都县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党组书记安胜余的办公室里,3把砸坏断裂的铁锤躺在书柜顶层,下方放着十几张泛黄破旧的《综合地层柱状剖面图》,不远处的窗台上还有着一顶晒褪色的草帽。 东方希望玻璃纤维项目配套工程石灰项目正在建设中。…
4月的重庆,春意盎然。M6米乐平台漫步于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中,树荫下,老人们围坐一起,四方棋盘博弈厮杀,充满设计感的街巷中,市民游客拍照打卡,特色小店里,捧着咖啡杯的年轻人惬意聊天…… 作为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区),民主村片区通过“留、改、拆、增”,让老旧社区焕然新生。…
正在进行保洁工作的“三峡幺妹”。黄亚辉摄 初春四月,重庆丰都,艳阳高照,“幺妹”很忙! “俊蓉,早上的保洁做完了尽快回来,有重要事。…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